第一次參加臺北市近郊親山步道導覽,9:00在捷運象山站2號出口集合,出口緊鄰象山公園
五色鳥的家
刺竹,竹桿密集叢生,以前無磚牆時就用來當城牆
耐冷風耐乾旱,竹刺可保水避免竹葉枯死
春不老,黑色成熟的果實可食用,現場有小孩直接摘食
芙蓉葵
藍雪花,夏天盛開
洋金鳳,又名紅蝴蝶、黃蝴蝶
芳香萬壽菊,整株植物都有香味,手在葉片上搓幾下香味撲鼻
地下道
血桐,樹幹受損時約20分鐘,樹液氧化變血紅色,葉片似小象的耳朵
珊瑚藤,爬滿步道一側整個牆面
白千層也開了小白花
這棵樹已被雀榕纏住,命不久矣
辣木的花朵
垂下的豆莢,棕色豆莢是去年的,綠色是今年的
台灣梭羅樹,只有松德院區、植物園、碧潭有種植,倒卵形木質色蒴果,成熟時裂開5瓣,種子有翅可隨風飄散
石楠
這棵大樹很特別,寄生的植物很多
象山步道中的市療步道入口,黃蝦花
擋土牆的排水孔,避免土質濕潤鬆軟失去摩擦力
長葉腎蕨
壁虎(膨脹螺絲),栓入後遇雨可排水,乾燥後會膨脹
松德療癒森林
自然步道
忘了這是什麼竹,長很高但末梢才會長葉子
藤川七,可以食用
風藤,從地面生長,但碰到樹幹就會巴著不放,一段時間後會斷根離開地面並可繼續寄生,吸收空氣養分不會傷害樹木本身
芋頭葉子,葉緣無波浪、倒水在葉面上會凝結水珠、V角有距離、葉子盾形
姑婆芋葉,葉緣波浪狀、倒水在葉面上不會凝結水珠、V角無距離、葉子廣卵形,姑婆葉包裝魚可保鮮增美觀,姑婆芋整株都有毒,草酸鈣、氰酸、生物鹼
山刈葉,末梢樹枝呈扁狀,鳳蝶幼蟲以山刈葉為食,小白花
休息涼亭和公廁,因為時間關係導覽員等大家休息後就下山,我脫隊繼續走訪景點拍照
觀景平台看臺北市景
一線天步道
大象長鼻入盆地,遠眺象山
六巨石,很多外籍移工爬上去拍網美照
大葉楠的板根,因土不斷下滑,植物根部衍生成大板根,可作為擋土牆及增加根的呼吸面積
大岩壁,砂岩風化使表層脫落而露出鐵礦內層,遇水氧化成黃褐色的氧化鐵,大自然的彩繪真奧妙
一線天因岩塊掉落而形成,狹窄處僅容一人通過,岩石內部冬暖夏涼
一線天步道拍101大樓
象山步道的指標很清楚,一線天步道回程途中改走右側下坡路往松德院區,發現在球場旁交會可走回來時路
象山自然步道,15~30隻群體生活,大象記憶長達數十年,移動時能記住團體的象隻,導覽員說有大象被分開養殖,數十年後相聚仍能很快認出彼此
騎大象會傷害大象的脊椎,大象壽命50~70年當死亡時,大象也會去舉行哀悼祭祀活動,亞洲象每天需要180公斤食物和150公斤水
大象馬蘭前後腳印
步道全長才250公尺?爬這麼多樓梯只消耗150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