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官邸菊展後繼續下一個景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桐花元素,後方跨堤平台連接古亭河濱自行車道
蝶舞紛飛
另類的樹屋
竹藝舞台,客家人利用竹子的縱向纖維和竹節特性,將竹柱崁入石洞中,建築可抗強風又避免干擾生態環境
市集也是全竹造
小農屋
2011年設置,農村生活的銅雕塑,牧童與牛、農夫耕作、灌土狗(蟋蟀)
下方的小斗笠很可愛,一旁木棧道邊野蜂群聚,雖不會攻擊用路人但要留意下階勿踏跳
跨堤平台,有香山豎琴橋的外觀
愛的傳聲筒,以客家傳統樂器嗩吶造型,情侶分站兩側象徵互訴衷曲傳達愛意
愛如堅石,鹿寮坑的石公石母巨石遭颱風沖散分離,後擲筊同意而重新安放一起,象徵愛情永恆堅貞,3月29日前的假日更是鹿寮坑客家情人節
古亭河濱公園花海,媒體讚譽為台版富良野,北海道我還沒去過,不過這花海五顏六色真是美麗
鐘塔和紅色的永福橋
再往永福橋公館方向走,還有一區花海,一顆大紅心
心型拱門
拍另一側鐘塔
2400坪草花,11月中旬盛開到春節
鼠尾草
樹下的石像
本往青田街方向走,因走錯叉路誤打誤撞到了同安街,巷弄間的彩繪牆
紀州庵,若從河堤走行人天橋會更近,2004年列市定古蹟,1928年建造的本館與別館於1996~1998年燒毀殆盡,僅存這棟離屋並於2014年修復完成
平松家族經營的日式料亭1917年建造,紀州(平松是紀州人,現今和歌山縣)、庵(草屋),料亭販售關東關西的料理,經營賞河景、新店溪屋形船遊船垂釣
1947年國民政府徵收轉為政府員工宿舍,週六、日13:30有半小時導覽,突出部分為玄關,入內需脫鞋並著襪,入口處也有鞋架
長形的大廣間,60疊榻榻米約30坪,主要為宴客場地之用,沒有廚房也沒有廁所
通風良好,望著城南文學公園能放鬆身心
中間可安放拉門,確保貴賓的隱私,如果賓客來時座位採背牆而坐,避免賓客有低卑聽訓的感覺
榻榻米邊緣的花邊貼紋,有的是象徵主人家的家鰴,不可踩坐以示尊敬
床之間展示舊照片(導覽員說遊客可翻閱),有趣的是面牆左側紋路柱子是原始建築的,右側平滑柱子是後來弄的
文物介紹
日據時期公文
床之間延伸出去的窗台,檯面為書桌再推開障子門讓陽光進入,但料亭此處可能為裝飾品放置處,或貴賓來時隔間作為上菜之窗口
這是本館到離屋之間的通道,本館舊時1樓鋼筋水泥造(服務生居所)、2~3樓木造(2樓廚房、帳房、經營者居所,3樓大廣間宴客空間看新店溪畔)
編竹夾泥牆是日據時期常見的工法,以竹片為牆柱,竹條編成網狀,然後灰泥夾雜稻草、穀殼抹上,表層再塗上白灰
兩側寬3.6公尺的原通緣廊,運送杯盤的通道,日治時期無門,賓客可端坐在緣廊看風花雪月
緣廊一端有隱藏式拉門,當風雨大時可保護建築,雨淋板
紀州庵的老樹都是80~90歲高齡
月形窗櫺
浦城街店家彩繪
師大公園
梁實秋故居,參觀門票50元
雅舍的格局為一室一聽
大院子1931年建造,說法有二:初期是日本海軍軍官的招待所或俱樂部、日本帝國大學(現今台大)的單身教職員宿舍,短期的日僑小學,1952年台大教授宿舍
面積共1355.2坪,建築面積402坪
中央棟目前作為收費展覽場地
拱型窗,中央棟曾遭祝融毀損,修復牆體表面粉刷採用傳統「漆剠壁」,為利用石灰混合麻絨熟成為灰漿之工法
中央棟與南北宿舍間的木作廊道
俞大維故居,無開放
殷海光故居建於1956年,座落在小巷弄間不太好找,殷海光是台大哲學系教授,推崇自由主義,推動台灣民主運動,批時政抗威權
房舍建材是台大校警宿舍拆除的材料
西面右到左是書房、主臥室、小孩房,主臥室有門通往庭院
殷海光先生在院子西側挖河,命名為愚公河
挖河的廢土並挑除其中的煤渣、瓦礫,費時3年堆砌堆砌成小山丘,命名為孤鳳山,周邊種植咖啡樹、聖誕紅、番茉莉、桂樹、榕樹、杜鵑花
山丘上親建讀書台
女兒的泳池,修建5次花了5包水泥,因夫人對殷海光先生說「你做水泡用的水泥,夠別人蓋一棟小屋子」,池邊也有桌椅可看顧安全
入口進來的客廳和餐廳,很多空間是工作人員辦公室不開放參觀
和平東路一段的聲音光年1932,原為日本教授宿舍,後由國民政府徵收做為政府員工宿舍,現不開放
院子裡的留聲機
青田街巷弄間,拍清真寺的喚拜塔和發亮的101大樓
馬廷英宿舍,青田七六座落於台北最美的一條街
牆面展示台灣岩石手標本
宿舍前院展示大塊岩石,玄武岩為海洋地殼主要岩石,此標本來自新北市三峽,熔岩冷卻後形成柱狀節理
大寮層化石中常見孔蟲、貝類、海膽,這來自八斗子
變質礫岩為淺灰色的石英岩質砂岩,此屬北海岸龍洞的四稜砂岩層,礦物直徑1~2公分
硬頁岩為細粒黏土礦物和石英組成,此標本採自烏來,變質過程中礦物朝固定方向排列
1931年日本教授開發興建,馬廷英馬廷英教授1945~2007年居所
青田街5巷的師大貨櫃屋,貨櫃屋不稀奇但在臺北市大安區寸土寸金地段就很稀奇
市圖民眾閱覽處旁彩繪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為少數的雙拼雙玄關日式建築,據說內部雕花較其它日式木造建築精美,自108年2月~109年10月重修
雙拼雙玄關日式建築,依規模應屬七級判任官宿舍,屬於較低階的官舍,建築面積15坪以內,基地則約50坪,光復後是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的員工宿舍'
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群的22、24號宿舍
保育小站,宣導森林生態保育
台灣油杉,日治時期總督府山林課豐澤風先生種植,超過80年,高7公尺直徑50公分
入內要脫鞋
居之間
緣廊
隱藏性門板
菊花形狀洞花
押入,放棉費或雜物空間
仿真熊鷹羽飾,中排灣族常見,左邊男性貴族配戴、右邊是女性貴族
石虎的足印,體重約3~6公斤,石虎異於貓的特徵:額頭白色條紋、大手腳大臉鼻且眼距寬、耳朵圓且耳後有白斑、尾巴短帶斑點花紋、褐色毛皮斑點花紋
石虎的糞便,石虎食物為小型鳥類、老鼠、野兔、昆蟲,苗栗丘陵地形且蜿蜒山路農家零星遍佈,食物多農藥少很適合石虎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