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消耗剩餘的客家券,餐後帶乾女兒快閃中壢,1930年落成的中平路故事館,中壢城市三部曲: 中平路故事館 、中壢國小日式宿舍、中壢警察局日式宿舍
雙併日式建築
鬼瓦
日式古蹟建築,入內需脫鞋並著襪
玄關,入門到正廳間的轉折空間,屋外和屋內的交界,圓窗雖不能開但具可美觀、照明,可坐在玄關看書報,旁邊是緣側,開門對著庭院可乘涼
炊事場,地上的圓形物可架高桌櫃,避免蟑鼠汙染食物,地面木條可拿起,下方有儲藏空間擺放醃漬物
另一個炊事場,節慶製作糕餅的蒸籠炊具一應具全
上排陳列醬料瓶罐
取水槽與戶外相通,外面水井汲水後倒入戶外水槽,裡面會一併填滿
戶外水槽旁的水井,左後方是豬圈
油燈
竈在門的右側現已拆除,這是舊時的竈門
座敷,客廳和招待賓客的場所,過去可從座敷看庭院、中壢車站火車進出,晚上收拾後是女性的臥室
居間,白天是聚會活動空間,晚上是男性的臥室
兩個居間之間是押入,目的為儲藏空間,居間與座敷間上方的通風口,因衣服掛在木條上而造成傾斜
展示縫紉機、黑膠唱片機
座敷的押入空間,展示往昔的生活軌跡
以前的童書,現在的小孩真幸福
比較特別的物品,天才童星陳淑樺的黑膠唱片、煤炭熨斗
農藥噴灑器
座敷
兩個座敷間,右側是押入,作為寢具和物品儲藏櫃,左側是床之間,用於掛橫幅及擺設裝飾之用
床之間的掛幅,導覽員問大家和現今文書有何不同? 不是以前寫簡體字,是以前沒有標點符號
座敷後窗下方的木台,木門可打開,目的可通風、可將座榻的灰塵掃出去、可將腳伸出坐在窗下寫字、小酌賞景,這設計真讚
付書院下地門栓用於卡住木門,木製壓條拿出才能開門
日治時期的公務員宿舍,王、廖兩家先後入住,空間共同使用卻從不同的門戶進出,乾女兒說這很棒以後我和她們一起住可以這樣設計,真是窩心
有遊客請導覽員推薦在地好吃的花生糖,新珍香餅舖,創立於1929年於1951年買地自建,老闆年紀很大,說工廠在銷售區後面,遵循古法手工製作
老闆說麥芽花生糖是龍潭的名產,中壢三寶是花生酥糖、鐮刀、牛肉,櫃台張貼多家中日媒體介紹,原味的花生酥糖150元,好吃不黏牙
往中壢車站走,發現防火巷口的蠟筆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