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博愛特區很難不注意到轉角神秘的巴洛克建築花園,這是 1901年建造日治時期的總督官邸 臺北賓館,現為國家迎賓館,1963年撥交外交部,目前用於總統宴會、慶祝活動、接待外賓、簽訂國際協定的場館。開放時間不須預約,服裝整齊不可攜帶食物,拍照時室內禁止使用閃光燈及腳架。
( 點選連結直接瀏覽 )
入口鐵門上方有兩隻蝠
原為日治時期的總督官邸,是日本唯一在殖民地興建的皇宮,左右不對稱式建築,西側是拜占庭式圓頂
磚造與石材混和二層樓建築
東側是三層樓建築,頂樓露臺可遠眺街景、皇族觀賞為他們舉行的遊行隊伍
1901年落成後改建採巴洛克建築於1913年完工,總督官邸時期為接見皇族及宴請國賓的招待所
主建築為洋館,坐北朝南冬暖夏涼,導覽員還說了房子坐東向西,賺錢無人知 (台語),諺語也說福地福人居
西洋風格庭園
一旁的文旦樹
樹瘤
戶外庭園舖滿鵝卵石
木屋頂曾被白蟻蛀蝕,改建成鐘形收編的馬薩式屋頂,中央是老虎窗,兩側有牛眼窗
老虎窗上方也有勳章飾
只有1、2樓,3樓老虎窗是裝飾用的,日式建築常用的魚鱗瓦
2樓華麗的山牆花綵紋飾和柱頭雕花
鮑魚勳章飾代表非富即貴
2樓的羅馬雙立柱
花圃旁側拍臺北賓館全景
牆面泥塑十分精美
車廳 (車寄)
燈罩造型為日本的國花菊花
玄關,巴洛克建築特色是波浪曲線、花葉雕刻與金箔貼面裝飾
天花板線腳、灰泥雕塑、華麗的燈飾,美輪美奐
以前的受付 (接待處)、控所、脫帽室、宿值室 (值班室),都不開放參觀
大廳為迎賓及社交的場所
高級櫸木拼花地板
日式屏風很復古
1樓東側的書記官室,每間房間都有英國進口的壁爐
副官室
大會議室,毛絨地毯、絲織窗門簾和垂吊的水晶燈
椅背和茶几上都有菊花裝飾
桌腳是龍爪
聖火造型的壁燈
梅花是後來整建後增加的
附屬的應接室,總統招待國家外賓就在這裡
金色色調與花葉裝飾,上方是蝠
底座也是菊花
日據時期,日人拆除民間信仰 1888 年建造的天后宮,石獅移置建築後方階梯旁,台人的信仰靈獸變成日皇底下
仿法國宮廷式建築的圓形露臺
建築以磚造與石材混用,雙立柱和拱圈
北面的日式迴游式庭園於 1910年完工,台灣首座日式庭園,八角亭、心字池,護欄石橋邊的石鼓也是天后宮遺物
假山
蜿蜒步道的石燈籠
為總督家族的私人空間,部分為私密性較高的接待廳舍
廣間,作為接待賓客、鑑賞收藏品之處所
金色花鳥
華麗的水晶燈
一面鑲嵌花草植物的彩繪玻璃
1919年的雕刻裝飾櫃,這櫃子四面可平放變中空櫃,是何用途不得而知
桌緣有龜紋,四角有鶴盤距,龜鶴代表長壽
四面有日本具代表性的山海景觀,廣島縣的嚴島神社
京都嵐山的渡月橋,想起數幾年的 神戶&京都自由行16之6 渡月橋與屋形船,另外兩面是富士山和神橋
櫃子內層上方繪製飛禽圖,由76幅不同姿態的飛禽組成
大客室 (大客廳),是最大的會客室,也是皇族接受華族訪客或官民仕紳拜謁的廳舍
英國進口的壁爐,壁爐上的巴洛克式花雕、維多利亞磁磚是特色,每一個壁爐的裝飾都不同
東西兩側門楣各有一隻灰泥雕塑的梅花鹿頭,
羊角柱頭和花草泥塑
第一寢室和化妝室
漂亮的螺旋鐵梯,通往3樓涼場 (陽台)
第二起居室是挑高的總督臥室,日本皇族來台的起居室,東西北三側有門通往陽台,南側原是納戶 (儲藏室)後改建為盥洗室
書齋
女賓客室,女眷招待女賓客的場所
第二寢室原為客室,獨立陽台可看日式庭園,展示品是原駐韓大使館的古董傢俱,清末時期袁世凱購置,1992年中韓斷交時運回收藏
有衣櫥、五斗櫃、梳妝台,立牌寫盥洗室很寬大,以便招待女賓住宿
早餐室
配膳室,烹飪後有輸送梯送到 2樓檢視、料理、盛盤,才送到早餐室供貴賓享用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卡達格蘭大道 1號
時間:參觀日 8:00 ~ 16:00
交通方式:
- 捷運:臺大醫院站 1 或 2號出口步行 280公尺
- 公車 :公園路 0東、2、5、18、20、37、88、222、249、251、295、604、648、651、849、仁愛幹線、信義幹線、羅斯福路幹線「捷運臺大醫院站」;仁愛路一段 37、249、270、630、651、仁愛幹線「仁愛中山路口站」
- 微笑單車:國家圖書館站
延伸閱讀
【臺北景點】中華民國最高的行政機關 臺灣最多維安人員的地方,洋風樣式的百年建築 -- 總統府
【臺北景點】中華民國最高的行政機關 免費參觀還送小禮物,官網預約團進團出專人導覽 -- 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