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崙聖若瑟天主堂 是世界三座黑教堂之一,除了冰島、羅馬尼亞的黑教堂之外就屬臺東金崙最知名的黑教堂。天主堂摒除西方色彩,部落在地的木工藝術家結合排灣族傳統文化元素建造屬於自己的教堂,建築內外充滿百步蛇守護神、陶甕、菱形紋等特有的雕刻部落圖騰,具有濃厚原住民色彩的建築,建議停留 2小時細細探索與欣賞獨一無二的建築之美,在教堂內靜坐可使旅行中亢奮的身心靈得到放鬆與休息。
這是祈禱中心非娛樂觀光場所,進入教堂時穿著應莊重整潔不可穿露肩背心、短裙短褲或緊身衣物,顏色以樸素為主,也不可以穿拖鞋或赤腳,若鞋子沾泥土應在進入前先清潔。請保持尊敬肅穆的態度,勿觸碰物品或帶走宗教書籍,保持安靜不要講電話或放音樂、奔跑或飲食 (可喝水 ),如果遇到教友在祈禱或彌撒也不要開閃光燈或近拍特寫,應尊重當地的信仰與文化。
( 點選連結直接閱讀 )
金崙聖若瑟天主堂 是世界三座黑教堂之一,正面上方有聖若瑟頭目的頭飾,山豬獠牙與熊鷹羽毛是頭目 (貴族) 及英雄的象徵
以甕為造型設計,上方有立體十字架,後方轉角一尊白色的聖母像
中間以山豬牙排成太陽,十字架下方的玻璃天井代表甕口的意象
排灣族家屋以石板打造,天主堂的黑色石板岩外牆,走廊及階梯的菱形圖案以黑、紅、黃、白色組合,配色鮮豔
木雕正門不開,門面有原住民男女、陶甕、百步蛇,這對男女是排灣族的祖先,右邊代表打獵、左邊代表是編織與小米
朝聖、祈禱、參觀請走右側小門,結束後請隨手關上,右側門是朝拜聖體小聖堂的入口
西側有聖若瑟親子聖像,聖若瑟高舉著聖十字架童年的耶穌,立像有助於效法聖若瑟的責任心、純潔、愛家、工作勤奮等精神
內部以木作為主,菱形窗戶以百步蛇鱗片意象的菱形紋設計,寓意保護族人及維護信仰,彩繪玻璃窗透光好不需額外照明
在建造天主堂時加入在地元素,增加百步蛇圖騰可加深與排灣族人間的連結,建築外觀十字架下的彩繪玻璃具有採光的功能
耶穌下方有三張實木椅,這是神職人員主祭及共祭的專屬座椅,參觀遊客請勿入座,塑像中只有大頭目才能配戴最長的熊鷹羽毛
教堂耶穌、聖母、聖若瑟像的身高、臉孔為臺灣部落的頭目形象且穿著傳統排灣族生活的服飾,使朝拜的族人對神像有認同感
聖母的背後是母的甕,甕上圖騰是女性代表聖母的慈愛及保護子民。以麻棉及毛線編織布料並加上紋路,頭巾、頭環或額帶,連身長衣及單片式長裙,小腿綁護腳布,傳統服飾搭配琉璃珠最顯貴重
聖若瑟的背後是公的甕,甕上圖騰都是男性的工作。長袖上衣及裙褲,斜披長方型披肩,戴禮帽及搭配肩帶,手持百合花代表是擅於狩獵的勇士,熊鷹羽毛代表英雄與榮耀。左邊是部落女性以寶特瓶手作的聖誕樹,亭內是耶穌誕生的故事
中央祭台與講道台的黑色石板從部落山上開採而來,祭台上方鋪著華麗的祭台布
祭台四面共八位天使,中間是排灣族「五年祭」邀請祖靈探視子孫,每 5年舉辦又稱「人神盟約祭」是部落中最盛大的祭典
轉角入口上方掛著巫醫包
玻璃彩繪苦路圖象徵耶穌救贖的偉大
壁面很多魚裝飾畫著聖經的故事
門上的獸骨代表天主堂的建堂屋齡
排灣族狩獵及女巫等原住民元素
傳說森林中兩條百步蛇保護一甕,甕創生首對排灣族男女是祖先誕生的來源,百步蛇是公甕、乳突或鈴鐺是母甕,甕在排灣族有文化意義也是貴族結婚時的重要聘禮
遇到活動時應將前方座位禮讓給教友,遊客千萬不要躺在長椅上休息或睡覺。下方有彌撒使用的天主跪凳,遊客也不可以腳踩跪凳
教堂內部處處可見聖經的故事,代表排灣族人虔誠的信仰
菱形彩繪窗敘述百步蛇的起源,窗下以木卡榫開窗通風,排灣族人相信百步蛇是傳統領袖的祖先,裝飾常出現百步蛇紋或雙頭蛇紋
盪鞦韆是排灣族頭目及貴族階級的傳統婚嫁儀式之一,透過鞦韆高盪可試煉出嫁女子的高貴風儀
耶穌像後方是朝拜聖體小聖堂,裡面有神父與朝拜祈福的民眾
排灣族部落三寶:古陶壺、青銅刀、琉璃珠,分為工作刀和彎的禮刀,禮刀是結婚時送給女方的聘禮
太陽對排灣族人很重要,所以排成太陽形狀
部落女子的編織、織布、小米
排灣族早期以農耕採集及野外狩獵為主,小米收成後舉行「小米收穫祭」,祭典首日將小米收進穀倉,進行祈福並選擇來年的種子
部落男子的雕刻藝術、狩獵工具、山豬牙
遇到一位排灣族小妹妹帶領我們進入聖堂,入內需脫鞋,聖經故事彩繪窗
經書及跪凳
歷代教友的靈位以供族人追思
聖體燈與蠟燭,右下方聖體櫃,神父會站在祭器桌後方講經,小妹妹點燃燭台後叫我們祈禱許願
地址: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村 8鄰 354號
時間:週二~六 7:30~17:00、週日 8:00~12:00 週一休,12:00~13:30人員休息請勿進入
電話:( 089 ) 771-147
交通方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