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期因日本政府的皇民化運動而在臺灣廣建 2~300座神社,其中獲官方認定的神社約 68座。1938年建造的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虎頭山西麓,總面計達 17804平方公尺,建築面積 452.82平方公尺,是臺灣保存最完整最優美的日本神社建築,也是日本境外唯一現存的神社。除了濃厚的日本風情吸引遊客前來拍照之外,也是電影「KANO」的外景拍攝地。
桃園神社使用上等的臺灣檜木全木造建築,1986年修建花費 886萬台幣,日本匠師為增強結構穩定,屋簷以金屬固定後再以木片包覆以呈現日式建築的完整外觀。2019年更名為「桃園忠烈祠暨神社文化園區」,將社務所、管理室及綠地委外經營,2022年修建後與日本北海道釧路市的鳥取神社合作,打造優美的拜殿祈願區、緣結風鈴迴廊,讓遊客前來體驗日本的宗教文化。參觀神社後不妨來一碗寒天製作的 井上豆花,假日在參道周邊也有市集或文化表演。
( 點選連結直接閱讀 )
座東北朝西南,日本匠師以嚴謹態度建材選料及上乘的工藝技法建造修復 桃園神社
園區導覽圖 DM
東司位置就是洗手間
1986年新建,混凝土基座洗石子外觀,外牆及窗為木造,屋頂以文化瓦覆蓋,內部隔成男、女廁
傳統的門閂
正方形基壇表面洗石子,36公分正方形上端為金字塔形,高 320公分,照片取自 官網
連接成功路三段的石階梯是通往神社參道的進出道,混凝土洗石子階梯長 20多公尺、寬 6公尺,共 65階上段梯面寬 31公分、下段寬 35公分
整面的繪馬牆
桃園神社圖案的繪馬
與管理室建築雷同但面積較小,現在是祈願繪馬的祈願文記入所
日本將願望寫在祈福短冊上,風吹鈴響時願望會隨風傳遞給結緣之神而得到良緣
花草圖案五顏六色的風鈴
神社管理人員宿舍現為御祈願頒布所, 9:30~17:00週一休,日本神明以御守、掛飾、繪馬等結緣品傳遞祝福,這裡的御守已經過鳥取神社的入魂儀式具有保佑靈力
和洋風建築木造外牆,台基為混凝土製,外表洗石子設有通風孔,屋頂以水泥製文化瓦覆蓋
農曆年時整個參道掛滿白燈籠,可惜上週拆除只留這幾盞裝飾
文化園區中軸線強烈環境優美,鳥居前參道兩側的石燈籠為鋼筋混凝土材質且表面仿石材,大型 2座、小型 4座
大型石燈籠是小型石燈籠的底部加高 85公分的基壇,內部配置電燈的石燈籠具有參道照明、園藝造景,也有點燈及召喚思念的寓意
入口意象及區分內外的作用,五座鳥居因道路拓寬拆除僅存這一座,兩柱單間的明神造樣式,鋼筋混凝土製造表面洗石子
位於神社西側日人稱「西淨」,手水舍又稱為水盤舍或淨手亭,參拜者進入神社祭祀前以澄淨之水洗手漱口清淨身心
銅瓦頂古樸典雅,四角亭長 288公分、寬 225公分,柱腳包覆銅皮,四柱向內向上微傾,可產生助鋤作用穩固亭子預防天災
切妻造兩坡懸山頂式屋頂,兩側妻面有精緻的懸魚及銅皮鬼板
額枋與桁木間安裝成列的「直櫺木」
混凝土製造磨石子表面的手水砵,長 180公分、寬 110公分、高 80公分,配置木製舀水瓢
位於神社東側日人稱「東沐」,寄棟式屋頂傳統和式木造住宅,地面架高設通風孔
齋館作為神社人員處理日常事務、參拜者休息、齋戒及沐浴使用
入口設唐博風,可阻擋屋頂流下的雨水,紫銅表面經綠色處理後裝飾屋頂,展示日本匠師的古樸典雅工藝
供奉豐受大神、天照大神、大國主大神,原供奉日本皇室始祖的天照大神,經學者批判臺人供奉日本神明後將予遷移
齋館旁增設觀景台,目前為井上豆花的用餐區
2022年初 井上豆花 ( 03 ) 287-2793 進駐,10:00~17:00 營業但雨天可能不開
古早使用井水製作豆漿會結塊,加入不同的調味成為不同的豆漿凍
自助式點餐取餐,吃完要自行回收餐具,雖然比市面上的豆花貴,但貴在製造過程及維護古蹟環境的成本,也有開立發票
所有品項都是 60元,原味寒天豆花、抹茶寒天豆花、芝麻寒天豆花
備餐處乾淨整潔,冷藏室拿出豆花倒扣入木碗
原味以南瓜籽、黑芝麻點綴,抹茶放杏仁片、黑芝麻,芝麻放枸杞、白芝麻,配色優美
寒天製作熱量降低,彈性的口感不像豆花,硬度介於布丁與茶凍間,豆香味濃但不甜,全靠手炒熬煮的糖水調味,糖尿病或減重者可先告知不加糖水
小魚湯匙很可愛,回收架上發現還有另一款與碗同色的木匙
神明在人間及神域往返的座騎,青銅材質為日治時期的遺物,腹部兩側鑄有日本皇室之菊花徽章但已遭磨損。馬身長 270公分、高 205公分。混凝土基座內植鵝卵石,表面仿石材處理,長 270公分、寬 105公分、高 110公分
階梯參道兩旁位於狛犬與銅馬間的駁崁,表面的鵝卵石採集自桃園南崁溪,日本殖民政府徵用神社附近居民以扁擔、籮筐人力肩挑
採一心六石排列,石間互相牽制可預防土石流
高麗犬是守護神社的神獸,又稱貊白犬或唐獅子
兩對狛犬於光復後被拆除,此為 1986年以舊照片重建
入口到拜殿間的混凝土道路及石階,長 100多公尺、寬 3.6公尺
中門為祭祀空間與神社園區分界,切妻造屋頂覆銅皮瓦,左右尖端裝有鬼板、破風板及懸魚,前後八柱為八腳門型,寬、深 330公分
柱基以銅皮保護
迴廊上有連子窗,左右兩側各以長度 152公分全形的字體型木構圍牆分隔內外
木條窗可遮蔽直視本殿的視線,內部為卡榫支撐
大門旁的窗櫺是菱形木條,與日本東大寺相同
神社周圍的牆用來劃分人與神的範圍,檜木製以鐵釘固定,表面栓以木栓,洗石子基座凸出地表 6公分固定
左右殿原為神饡所和祭器庫,現為供奉革命先烈、殉職國軍官兵,因公殉職的軍、警、消等靈位,不可拍照是全區面積最大的殿宇
1:1 的屋角銅板瓦施作方式模型
以圓木柱及木格狀板牆建造,格狀板牆可遮蔽光線,前後八扇門皆各由一塊完整木料製造,室內天花板的日式折上格天井
門板及木柱底部以銅質金具包覆,裝飾之外還可預防雨水及白蟻、蛀蟲等侵蝕腐朽
上等的臺灣檜木製成奉獻箱,表面僅簡單刨光能展現檜木紋理,銅質金具包覆四角,抽屜由背側開關可保持正面的完整,這裡有桃園神社的紀念章、摺頁文宣,螢幕播放神社修建的工法
1946年添置供桌、拜桌及石製香爐
臺灣檜木木質堅實,色澤樸實溫潤,紋理優美又耐蟲耐濕
高台上供奉開國勦匪、抗戰戡亂等殉難的官、軍、民等烈士,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環繞的迴廊寬 83公分,以直徑 20公分的臺灣檜木柱架高 207公分,銅質擬寶珠扶手末端以木口金具包飾,前方的廊道連接拜殿
混凝土石階 5級及木階 7級,長 332公分、寬 17公分、高 15公分,半步梯無法腳平踏,主祭者需低頭防跌表示神聖嚴肅敬畏謙卑
切妻造屋頂包覆銅皮瓦,長 364公分、寬 254公分,大門為實心板門,混凝土基壇表面洗石子
海老虹樑因外型似日文的蝦而命名,用於連接兩側高低差的柱頭
往榮民總醫院方向有一間評價不錯的網美咖啡廳 鹿點咖啡Luna,有大月球及龍貓拉花咖啡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 200號
時間:9:00~18:00 週一休,如遇假日順延一天
電話:( 03 ) 332-5215
免費導覽:
- 個人:週六、日、例假日 10:00、14:00 鳥居前廣場集合
- 15人以上團體:15天前申請同一場次上限 60人,平日 9:30~12:00、13:30~16:30,假日11:20~12:00、15:00~16:30,導覽約 30分鐘
交通方式:
- 統聯客運:「桃園後火車站」站搭 168號 / 「桃園長庚轉運站」搭 213號到「桃園榮民醫院」站步行 4分鐘
- 桃園客運:「桃園後火車站」站搭 302號 /「桃園火車站」站搭 105號 /「捷運山鼻站」站搭 209號 / 捷運山鼻站」站搭 707號/到「桃園榮民醫院」站步行 4分鐘
- 三重客運:「捷運迴龍站」搭 602號到到「桃園榮民醫院」站步行 4分鐘
延伸閱讀
【桃園美食】後站評價最高的泰國菜 道地家鄉味連泰國人都愛吃,推薦少見的瀑布豬及超厚的月亮蝦餅 -- 詠順小吃店 Thai Restau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