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步道非常漂亮,從馬祖天后宮開始充滿宗教故事及文化色彩,沿海步道看海天一線,船型瞭望台360度視野看山海美景及媽祖巨神像,往下走鑽轎底進入祈福坑道,坑道內微風徐徐舒適宜人,出口連結濱海步道或後山步道又有蓊鬱郊山的感覺。
目錄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馬祖天后宮宋朝林默娘投海救父罹難,遺體漂到馬祖村澳口被漁民厚葬,湄州鄉親得知後將遺骸迎回,目前天后宮中央是當時的墓穴
繪馬牆
地基是馬祖負責,主體是大陸工匠建造,廟頂是鶯歌的琉璃瓦,廟埕下方設洗手間
天后宮右側的馬祖劍碑又稱馬祖之劍,1984年為讓士兵不能懈怠保家衛國的使命而立碑,劍碑周圍的石獅排列形狀似軍艦頭
馬祖港有軍艇停泊,長長的階梯通往媽祖宗教文化園區
媽祖在馬祖石碑,媽祖在南竿長眠,六女林默娘因父出海捕魚遇難而投海尋父,去女字邊突顯前線的戰地精神將列島命名「馬祖」
媽祖故事群
天后宮走濱海步道,中軸步道及船型眺望台看海,步道末端的媽祖巨神像
中軸步道及船型瞭望台
不想爬樓梯可往左走環海步道,可愛的Q版媽祖,媽祖宗教文化園區及觀景平台未開放參觀,上坡是櫻花步道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魚2013年10月啟用,2500萬建造的五星級公廁,設置兩台飲水機
10年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媽祖,高29.6公尺等同四鄉五島的總面積有守護的含意,巨石切割365塊堆砌雕刻象徵日日平安
可爬到平台上與慈祥的媽祖合影
船型瞭望台的欄杆掛著許多的祈願鎖
參拜媽祖巨石像前要爬400多階,從瞭望台俯瞰朝聖步道、中軸步道與山海美景
巨神像瞭望台下方階梯連接中軸步道
非常推薦走戶外步道
戶外步道可拍大小媽祖石像
祈福坑道入口
神轎跟防空洞結合,同鑽轎底習俗可祈求平安好運
坑道的開放時間為8:00~17:30
左邊的祈福坑道通往南出口的濱海步道,右邊坑道通往門前山出口的後山步道
後山步道出口前的祈福坑道,通風佳非常涼爽
後山步道出口
後山步道串聯連江山莊的公路
白馬文武大王廟是馬祖唯一分設文職與武職大王的廟宇,閩東地區封火山牆式廟宇建築,乩童傳神諭建造逢暴雨來襲,神顯燈火提醒船隻返航避難,是當地重要的信仰中心
外牆的泥塑魚形裝飾為落水頭,可避免屋頂排水散溢,雨水可從魚嘴流下
觀景台設置假鞦韆,供遊客賞景拍照
科蹄澳是四維路的高點,18:55日落看夕陽
是馬祖淡菜養殖區,也是南竿看夕陽及藍眼淚的絕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