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銀部落是蘭嶼最晚成立的部落,班傑明號事件也發生在此。導覽員是長子原名夏曼·起伏庸,女兒出生取名馬寧欸後就改名夏曼·馬寧欸,媽媽改名西南·馬寧欸表為馬寧欸之父母並以第一個孩子的名字為主,阿公名夏本·起伏庸也隨長子改成夏本·馬寧欸,阿祖是夏本估旦·馬寧欸,名字使用在蘭嶼。前面有西表示西馬寧欸未婚,蘭嶼第一個小孩壓力很大,不結婚生小孩會讓父母不能隨著改名,別人改夏本而我是夏曼表示不如人,未婚遇到殺豬宰羊不能獨享要與父母共有。蘭嶼認為有小孩才算家庭完整,婚姻脆弱結婚2~3年沒生小孩就要離婚再娶,蘭嶼女生少較不在意對象是否二婚。早期不能生龍鳳胎,蘭嶼以男生為主,第1個男第2個女就將女嬰放旁邊等斷氣後放陰洞,順序相反會捨不得男嬰,野銀部落雙胞胎習俗至民國70年才結束。


目錄

玩在蘭嶼

客房

涼亭

主屋

第一層

第二層

第三層


 

蘭嶼最完整的傳統地下屋聚落多數集中在野銀部落,地下屋是蘭嶼的傳統家屋,遊客不可自行參觀或拍照。 達悟族人抗東北季風及颱風建造冬暖夏涼的地下屋,半穴居低於地面1~2公尺,農田旁或地下屋旁的私人涼台不可進入,地下屋的文物也不可觸摸或拍照,蘭嶼傳統禁忌每戶只能建一座涼台。

玩在蘭嶼

KKday地下屋深度導覽每人300元,需自行騎機車至玩在蘭嶼報到,之後再由專人帶領步行至地下屋解說參觀,遊客不可脫隊

野銀部落

 

營業時間8:30~20:30,也販售部落導覽及水上活動

野銀部落

 

民國55年為改善蘭嶼人生活強制蓋11坪國民住宅,拆除部落造有水電的水泥房,但蘭嶼老人使用後不喜歡仍會住在地下屋

野銀部落地下屋

 

居住發現沒有位置燻飛魚及買不起衛生紙仍到戶外如廁,村民才保留原本的地下屋,目前地下屋還有80~90歲的老人居住生活

野銀部落地下屋

 

蘭嶼習俗兄弟才能分產,家產是平分木板和石頭,早期無推車只能從海邊人工一次搬一顆石頭,導覽員爸爸沒蓋地下屋而保留祖屋,一組完整的地下屋有主屋、客房及涼亭

野銀部落地下屋

 

4~10月颱風及10~3月東北季風,地下屋可防颱風,去年小犬颱風吹走附近的涼亭及房屋歪斜但地下屋完全無損

野銀部落地下屋

 

客房

年輕夫妻建造地下屋完成前先住在客房,蘭嶼雖無階級制度但蓋地下屋是證明自身的能力,長輩喜歡教孩子技能希望能勝任

野銀部落地下屋

 

客房也被稱為工作房,早期做拼板舟時其他部落的親戚會過來幫忙,住3~5天等重的東西都做好才回去

野銀部落地下屋

 

涼亭

蘭嶼人凌晨3~4點起床在日出時出海捕魚,10點日曬時回涼亭休息等12~1點去山上工作,不喜歡稱「發呆亭」因給人負面觀感

野銀部落地下屋

 

民國60~70年是茅草屋頂,涼亭較小是現狀的1/3,為放置現代化工具而改建加大,底層倉庫可收納修葺屋頂的茅草及燒柴的木柴

野銀部落地下屋

 

年輕夫妻靠背石先設2個後隨年紀及地位增加,有錢不行僅聲望地位高的老人家庭才能設4個,漁人部落只放2個石頭又稱夫妻石

野銀地下屋

 

這區有交誼廳的功能,傍晚5~6點日落時靠背休息,最高是爸爸位,右邊是媽媽位,其他是小孩位,客房前是親戚朋友的靠背石

野銀部落地下屋

 

主屋

鑿地建造地下屋並砌石墻,主屋純木造高1.5公尺,四周小徑是人走的路也是排水用的水路

野銀部落地下屋

 

野銀部落地下屋

 

屋頂茅草每2~3年需更換,民國60~70年改用油毛氈加一層柏油,每年塗一層柏油可防水,茅草很涼快但換成柏油屋頂會吸熱

野銀部落地下屋

 

第一層

早期有客人採蹲姿吃飯,沒客人採坐姿吃飯,蹲姿最多可容納20幾人,房子以藤及木釘建造

野銀部落地下屋

 

蘭嶼沒釀酒,早期使用椰殼裝清晨的露水且當天沒喝完會倒掉,民國60~70年建造港口後買得起水果後淘汰,另一功能為老人的鹽罐,鹽巴海水調味取得不易,塗在臘肉或燻飛魚時使用十分珍貴

野銀部落地下屋

 

地下屋才有飛魚專用餐盤,飛魚在蘭嶼非常神聖,不能與其他魚種混合盛盤,飛魚都是女人魚,有把手的是男生餐盤、無把是女生

野銀部落地下屋

 

裝其他魚的餐盤,蘭嶼分男人魚、女人魚、老人魚及不能吃的魚。蘭嶼只有男生能捕魚且70%的魚屬於男人魚。女人魚的肉質好,捕到較多的女人魚成績最好,贈送客人也要送女人魚。男生可吃男人魚和女人魚但女生只能吃女人魚,兩種魚如果放錯餐盤就不吃。老人魚含微量毒素或肉質較差是不好的魚,沒有後代的老人不挑食及對小孩第一次釣回的魚感到欣慰才吃,不能吃的魚是旗魚及有毒的魚

野銀部落地下屋

 

圓形是肉盤,新居落成時會宰羊,新船落水部落男生會現場抓豬現殺。蘭嶼只找自己村落的人幫忙,需其他部落支援表示自己沒能力。蘭嶼習俗只能吃面前的盤子也不能挑喜歡的部位吃,遇到魚或肉不喜歡吃的部位也要吃2口

野銀部落地下屋

 

頭頂上是碗盤置物架

野銀部落地下屋

 

這件魚皮有60年歷史,捕到這種魚會等魚肉吃完再將魚皮留下作為製作盔甲的材料

野銀部落地下屋

 

野銀部落地下屋

 

16~17歲成年開始蓋地下屋,25歲婚後蓋2門房。3門房在蘭嶼稱「法艾」才是真正的房屋需舉行重大慶典,花5~6年養豬羊種植大量的地瓜葉,再花2~3年動工時全村男人來幫忙挖土及山上砍樹,房子落成典禮要回饋幫忙的人。落成時將地瓜芋頭覆蓋整個屋頂表示越勤勞,豬羊的脂肪越肥厚表示家裡不缺吃,慶典辦完同時也變窮,10年下來因能力得到聲望地位之後在部落講話可大聲。4門房在蘭嶼稱「巴拉冠」,60~70歲追求聲望地位才會蓋,搬到鄰居家將原本的3門房拆掉重建4門房,等生命結束讓兒子分家產蓋地下屋

野銀部落地下屋

 

蘭嶼不產金銀銅鐵,獲得金屬需與經過的外國船隻貿易,因語言最通只能往南到菲律賓巴丹島交換瑪瑙、黃金、銀鐵器

野銀部落地下屋

 

因鐵刀很珍貴,只有在殺豬宰羊時才磨刀

野銀部落地下屋

 

野銀部落地下屋

 

民國40~50年國民政府發門牌登記,當時什麼都沒有,金屬怕被人當成寶物拿走而將門牌放在裡面

野銀部落地下屋

 

越往內越高,採蹲跪姿從小門爬入,出來採頭先出來,因廚房位置女生從第1、2個門進入,臥室睡直的只有往生的人才睡橫的

野銀部落地下屋

 

第二層

南島嶼系豬體積小易遷徙,蘭嶼原生豬是小耳豬,因購入台灣豬而混種絕跡,殺豬留豬下顎,殺羊留羊角

野銀部落地下屋

 

阿公躺在臥室看他一生殺的豬羊骨會覺得光榮

野銀部落地下屋

 

離開部落時帶頭的男生穿著可避邪,藤帽、椰子樹皮衣及刀鞘內有小刀,蘭嶼認為離開部落到處都是「靈」會致病、傷亡或收成差,行經海蝕洞、山洞、古道穿可保護,老人認為幼童哭鬧是靈魂被鬼嚇跑,現在只在辦喪事時給年紀小的穿或抗議核廢料穿,遊客看到穿這套不要拍照或打招呼

右側的廚房早期分3區,中間煮主食地瓜芋頭,靠山上的爐灶放豬肉羊肉,靠海邊的放海鮮類。阿嬤凌晨3點煮早餐臥室全是煙,作業簿常被老人拿去生火,在屋內煮食濃煙可燻白蟻

野銀部落地下屋

 

家裡大拜拜很神聖,參加的人規定穿傳統服飾搭配禮杖,儀式是用禮杖象徵性挖地一下,怕斷掉再改以手拔地瓜

野銀部落地下屋

 

蘭嶼頭盔分藤帽及銀盔,早期拿農作物與日本交換龍銀,融化打成薄片做慶典時戴的銀盔,銀盔是蘭嶼的傳家寶,家中無銀盔表示很窮。打架必穿戴盔甲,實心的黃藤非常重

野銀部落地下屋

 

阿嬤睡在這裡,挖洞方便睡覺時吐檳榔汁

野銀部落地下屋

 

第三層

右側是生火燻飛魚的地方,老人在晚上8~9點睡覺前會生火,男生負責燻飛魚臘肉

野銀部落地下屋

 

左側是儲藏室,早期沒有燈很暗

野銀部落地下屋

 

椰殼當鹽罐,蘭嶼吃魚沒有肉,慶典吃豬、芋頭地瓜就沒魚,老人不會弄蔬菜一年幾次芋頭葉,1~2年都吃水煮魚、地瓜或肉無調味沒用油

野銀部落地下屋

 

真正打架穿著的裝備及盾牌,黃藤實心非常重

野銀部落地下屋

 

房子的柱子,直立時要殺豬宰羊,兄弟分產時老二是房屋繼承人可持有這根樑柱

野銀部落地下屋

 

柱面有羊角狀,羊在蘭嶼代表長壽,希望柱子能將房子撐長長久久

野銀部落地下屋

 

以前無鐵鍋只能用黏土燒甕,地上陶甕用來煮魚及地瓜芋頭,1~200年前蘭嶼有甕葬,因成本高之後改變葬法

野銀部落地下屋

 

家裡的保險箱

野銀部落地下屋

 

分產時均分,銀盔只剩下兩片銀片,早期換到銀就融成銀片做銀盔,做一片銀片就要舉行殺豬儀式,儀式比製作銀片更加困難

野銀部落地下屋

 

逃生門有通風的功能,班傑明號事件小孩成年後回去投訴,美國要日本負責,日本時期就到蘭嶼任意抓人關押

野銀部落地下屋

 

阿公12個子女只剩1人存活,遇寒流或疾病村莊會少很多人,過後會殺豬宰羊慶祝。蘭嶼人死後變成靈,接觸靈會生病所以不立碑不祭拜,很平的秘密草地有可能是墓地。蘭嶼以基督教、天主教為主,喪事或清明節不祭祖也不燒金紙。蘭嶼部落有人辦喪事時整個村莊會停工,現改為今日死明日埋,喪事改成2天對村莊經濟影響較小。

導覽員帶領步行回工作室,上傳旅遊照片可免費列印四格照

【蘭嶼景點】達悟族的傳統建築   蘭嶼必看專人導覽的石砌木屋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歐琳娜的旅行瘋 的頭像
    歐琳娜的旅行瘋

    歐琳娜的旅行瘋

    歐琳娜的旅行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