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福正冬大埔」居民隨季節移居,大埔聚落是東莒的第二大聚落,保留傳統的二落水及石砌建築群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


依山建造

大埔聚落

 

牆面有亂字(最古)、工、人、卍字工法,屋頂脊有二脊(最古)、四、五脊,壓瓦石及屋簷出水口

大埔聚落

 

居民及遊客都很少,寧靜悠閒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

 

大埔客廳是標準的馬祖家屋建築,以亂石工法砌造,是早期聚落中最大的養羊戶

大埔聚落

 

沒看到島貓,倒是羊隻比居民多

大埔聚落

 

東海部隊操練場

大埔聚落

 

64據點地圖

64據點地圖

 

64據點

64據點

 

64據點看舊營區及林坳嶼,無光害可看藍眼淚

64據點

 

南平潭風力發電機

64據點

 

據點販賣部的招牌寫的是東莒社協中心

大埔聚落

 

洛神花茶及金銀洛神的雙花茶

大埔聚落

 

造型郵筒

大埔聚落

 

自然發呆亭又稱大埔漁村亭,位於聚落東北方小山丘,早期是居民觀察家人的漁船是否入港以備妥茶點送到澳口

大埔聚落

 

涼亭是眺望林坳嶼的最佳地點,林坳嶼是東莒3座小島之一,未開放登島,是東莒主要釣場之一

大埔聚落

 

圓弧壁上居的圓弧砌石工法,與多數的馬祖建築不同

大埔聚落

 

東沙一神泉原本是天然井口,國軍進駐後改建成現代化水井,是聚落居民重要的民生用水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

 

娛樂廣場的周邊早期有鴉片館、理髮廳及雜貨店,也曾短暫開設軍方的特約茶室,聚落小孩在此玩耍,慶典在此表演

大埔聚落

 

白馬尊王廟1845年建造曾多次重建,特色是閩東的封火山牆及小馬賽克拼貼屋簷

大埔聚落

 

大埔港管站的斑駁迷彩外牆,在戰地政務期間管控漁船及人員進出港口

大埔聚落

 

魚路古道,早居民會倚靠在花崗岩上休息,捕獲的漁獲就地鋪曬在花崗岩石板路上

大埔聚落

 

大埔澳是大埔聚落與老頭山中間的港灣,東北季風時對面的老頭山可擋風,看林坳嶼

大埔聚落

 

石屋整理成為民宿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

 

也有的古厝棄置頹壞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

 

大埔起帆以紅磚、白色卵石、木片組成

大埔聚落

 

大埔聚落有東莒幸福巴士停靠

大埔聚落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歐琳娜的旅行瘋 的頭像
    歐琳娜的旅行瘋

    歐琳娜的旅行瘋

    歐琳娜的旅行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