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區間車屏東到竹田站14元,竹田舊名「頓物」囤積貨物之地,六堆是南台灣的米糧集散地,竹田火車站周邊散策
站外彩繪「竹田風光」,龍頸溪排水旁的糶糴村敬字亭,客家文花精神指標,200多年歷史因地基不穩而傾斜,是攝影者眼中的比薩斜塔,依山傍水美景
竹田火車站
客家花布結合公共電話、行李箱、旅行袋、鐵路便當、學生帽和書包,電話原先是互動裝置,長按數字有不同音效但已故障
站外的竹田驛園
竹田車站,1939年建造,日式木造車站
出站木門
木窗售票口
候車室,舊時的長木椅
行李秤
行包檢秤條,看起來像託運包裹
站長室
1939年建造,日治時期的澡堂、古井、水塔,提供車站員工盥洗空間
古井設置水管直通澡堂,可節省人力和時間
澡堂後方的日式建築
油料庫,獨立空間可堆放易燃物
鐵路局廢棄倉庫,現為李秀雲攝影紀念館
貨運服務所,現為池上一郎文庫,1943年池上一郎派駐竹田行醫,捐贈收藏的日文書報,是亞州最南端的日文圖書館
碾米廠,現為大和頓物所咖啡館
曾勤華議員故居,昭和初年建造1963年改建,是間老屋餐廳
門牌很特別
伯公小吃店,與竹田開基福德祠相通,可以體驗廟堂內神明前吃客家湯圓,可惜今日沒營業
竹田鹹湯圓,這間也是口袋名單
大鍋菜小碗45元,木耳、紅蘿蔔、高麗菜、金針菇、鹹菜、筍乾、魚丸、鳥蛋、控肉,料豐富好吃但是有點鹹
豆油伯純釀醬油,月亮小熊玻璃纖維、LED、鐵件塑造,以台灣黑熊為發想
月亮小熊
台鐵區間車竹田到潮州站14元
潮州圓環的正老牌潮州冷熱冰
網友喵喵評論阿基伯份量大、正老牌較好吃,說假日一位難求,我們見空桌多決定先吃冰,還沒吃完就座無虛席了,櫃台先點餐付款
冷熱冰50元,芋頭滑順甘甜,湯圓軟Q,加上剉冰及甜而不膩的糖水,冷熱交錯美味的口感
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戶外的可愛造景,這裡有屏東公共自行車可租借
潮州日式歷史建築文化園區,旅遊資訊中心
免費浴衣體驗,成人孩童尺寸、男女、配件、木屐都有,沒有宣導或公告,逛完一圈才看到已無女生浴衣
填資料抽御守,我抽到招財進寶
公路新村的防空洞,1960年建造以防備空襲及保護平民的軍事掩體,可容納49人
日式小屋
緣側
居間
竹造牆面
舊三工處貴重機械與材料庫,放置貴重機械用具與材料,層順層丁交砌工法建築,厚度高冷熱傳導不易穿透可調節室溫,現為展覽館
鯉魚旗
公路新村的水塔,物資短缺時工程設備桶槽舊物活化,鐵製水塔儲放抽取的地下水以供廠辦及眷舍使用,現為供給洗手台與便所使用
後藤碑
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戰敗,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林少貓看不慣日軍警憲執法過當而組成抗日部隊,被勸降數年後遭日軍藉機包圍殲滅,介紹林少貓的一生
紅瓣金邊美人蕉
步行3分鐘,時光隧道摸乳巷,這寬度兩人並肩走都行
屏東戲曲故事館,1916年建造潮州郵局,日式古典樣式及和洋混合式磚木建築,紅磚白屋樑,日治時期為潮州街役場(官署),253平方公尺76.5坪
左右對稱展現官署莊嚴,清水磚砌牆體,洗石子外觀
入口上方氣窗
圓形排頭,巴洛克式花紋飾徽及珍珠串形花紋
左右山牆圓形及彩帶狀裝飾
室內梭形柱身,柱身細長凸顯古典優雅
潮州是三大戲曲發源地,明華園歌仔戲、明興閣布袋戲、皮影戲(樂樂兒童紙影戲團、光鹽民俗藝術團、阿猴掌中班)
歌仔戲相關禁忌
歌仔戲服裝、道具展示
戲服多為絲綢彩繡,忌水洗,演出後翻點吊掛通風,演員也須依順序穿靴套衫後才能著袍掛,不可踢放服飾的戲籠上,女性也不可坐在上面
英台男裝(左)、銀心男裝(右)
左至右:馬文才、銀心、祝英台、梁山伯、四九
精美頭飾
梳大頭,演員搭配髮片、吊眉帶,浸泡榆樹皮「黏柴」產生的黏液,沾上髮片黏在額頭後再裝上假髮與頭面髮飾
屏東戲曲故事館,後棟空間沒有展示
阿婆炒粿仔,50年老店
餐桌很特別,造景盆內放置菜單
炒粿仔60元,魷魚、蝦仁,因為番茄醬汁感覺不甜不鹹很奇怪,朋友剩下很多
屏東公共自行車Pbike,還車時信用卡扣款142元,潮州綠色隧道,兩側共種植500棵小葉欖仁,林蔭大道長1公里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還要騎很長一段路才到園區入口
林務局規劃的3座平地森林園區之一,面積1005公頃,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一個下午看不完
騎來時路
佳湘麵包烘焙
麵包3個50元,明日原住民文化公園的午餐
珍記手工烙餅,在地人推薦
原味餅皮30元
旗魚黑輪
旗魚黑輪分炸的、煮的,味噌湯煮關東煮,這一盤70元,可自舀味噌湯或清湯及免費蔥花
台鐵區間車潮州到屏東20元
最終回 屏東旅遊11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