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坵島位於北竿西北方500公尺為北竿鄉的第7個行政村,大、小坵兩島面積0.69平方公里,是馬祖列島中唯一沒有馬路和車子的島嶼,目前只有一位島民。人口嚴重外移後連江縣政府為發展觀光,於1996年野放11隻梅花鹿到大坵,天然無人為干擾的環境而大量繁衍,2017年後維持250頭上下的數量以避免草源不足或衝撞遊客等問題。南竿的福澳港和北竿的橋仔港有接駁船到大坵需搭原船折返,僅停靠1小時50分鐘無法走完全島的步道,時間有限建議走最優美的環島步道,環外圍步道一圈約1.5小時。
( 點選連結直接閱讀 )
西側環島步道 ( 虎魚岬觀景台、大王廟 )
中央林蔭步道 ( 大坵分校、大坵堡大草原 )
因南竿民宿與碼頭的距離比北竿近,選擇從福澳港( 橘色便道 )搭 9:20的吉順6-1號 9:40到大坵,原船往返 350元
或許是船公司調度來載客的是吉順9號,注意太晚登船會無座位
福澳港候船室固定有一位桑葉小販在叫賣桑葉一束 50元
船艙內播放馬祖景點,卻沒宣導遊客餵食保育觀念及如何與梅花鹿互動,在島上就看到親子故意拿桑葉誘使鹿群追隨
本島會送牧草及高麗菜到大坵,遊客購買的桑葉可集中放在船尾甲板
往大坵島時坐右側可欣賞北竿芹壁聚落和龜島
夏天的梅花鹿較溫和,冬季雄鹿脾氣暴躁易怒,船停靠梅花鹿紛紛走下來碼頭討食,不戴綠色口罩梅花鹿會錯認綠葉
1~2歲長出一根角,3~4歲的雄鹿長出兩叉,4~5歲後長出三叉之後固定並進入性成熟。
每年4~6月落角期自動脫落,脫落的鹿角富含鈣質所以鹿會去吃遊客不要撿,6~9月發茸期長出新鹿角,10~11月茸角期長好三叉的鹿角,11~4月磨掉外層軟的茸皮後轉為硬角,11~2月繁殖期可硬角鬥爭占據地盤,此時易出現攻擊行為要保持距離不觸摸不逗弄
原船折返下客後船不駛離,右下方是公廁及觀景亭,大坵11:30登船,12:00開船 12:10停白沙港 12:30到福澳港
周邊島嶼平面圖
全區導覽圖
鹿型木牌有標示距離
接觸鹿隻注意事項
花崗石造屋
石頭屋內是木造建築,所以有儲沙儲水的防火標語
在舊碼頭旁有一間政府蓋的漁寮「發展漁業社區 增進漁民生活」,漁船回來後在屋前煙囪內煮蝦米
舊碼頭上方的觀景台,設置石桌椅供旅人休憩
早期有國軍駐守,村內可見反共標語,門柱上有葫蘆香爐寓意福祿
右下方斜坡是舊碼頭
延伸步道看獅嶼
走一圈會回到環島步道,回看獅嶼和北竿
大坵距離北竿500公尺,肉眼看十分清楚
東側環島步道總長880公尺,遮蔭少夏天環島很熱
小鹿也躲起來乘涼
一隻成年雌鹿在吃草
遊客在外面曬太陽,鹿卻躲在涼亭裡乘涼,這座涼亭是大坵島的制高點
2~3歲的雄鹿長出一分叉Y型的鹿角
小坵走一圈760公尺,因為時間的關係沒走
步道末端可看小坵島
這一段步道到觀景台長 545公尺
回首來時路的制高點涼亭
網美景點,坐在崖邊石椅上和中島、高登島一起合影
近拍中島和高登島,拍照位置下方是虎魚岬觀景台
步道右側叉路往下可到虎魚岬觀景台
虎魚岬觀景台
這一段通往碼頭的步道,長 560公尺都是林蔭步道
涼爽舒適且鹿群多聚集在此休息
梅花鹿日照要充足,身上的斑點才會明顯漂亮
屁股蓬鬆的白毛與可愛的小尾巴
這兩隻為了搶桑葉剛打了一架
想看雌鹿及小鹿一定要走這條步道,而且野生梅花鹿完全不怕人
大王廟旁的老榕
邊走排便的梅花鹿
相傳大王神像由大陸漂至大坵海岸石縫中,1971年托夢大坵居民張金木希望建廟安置,村民募捐集資興建,終年大門敞開卻不見梅花鹿進入,也沒有梅花鹿的排泄物
大王廟的紅牆黃魚
扇子香爐
通往大坵堡前會有一段階梯步道
1980年大坵分校廢校,軍方改成農場養雞鴨
大坵分校是全台最迷你的小學
頒獎台,此為國軍建造有梅花標誌
教室前設溜滑梯,下面的土坡應該是早期學生的遊戲區
只有一間辦公室
低年級及中年級各一間教室,採混齡教學在國小五年級時就要轉學到北竿讀書
兩隻幼鹿跟在媽媽身邊
往大坵堡的林蔭步道
梅花鹿的腳印
碉堡入口
大坵堡大草原
草丘上的視角,高登島的前方是中島,左邊小島是白廟
搭船時才能看到高登島右後方的鐵尖島
第一隻在大坵村,Q版小鹿與很萌的梅花鹿,只有雄鹿會長角,1歲以下的幼鹿不長角,1~2歲會長出一根角
東側環島步道和後山環島步道交界處,每隻Q版小鹿的造型都不同
小坵步道旁
大坵分校與小徑交叉口,梅花鹿出現跺腳、噴氣、頭上抬或斜眼看人的行為代表生氣威脅,請降低音量緩步遠離
大坵堡後方
- 南竿福澳港:馬祖海上交通訂位購票系統 船票含回程直接選單程南竿到大坵 350元,回程停靠北竿白沙港再到南竿福澳港,大坵航班資訊
- 北竿橋仔港:6:00~17:00 大坵2號0937-896835,2人可開船往返每人 300元,大坵島停留 2小時延長不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