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後,和老爸、乾兒子步行11分鐘到連德堂煎餅
百年的技藝傳承,現場手工製作,看到有機車載餅乾來,我們猜測應該是等餅乾冷卻後送出裝袋封口
一人限購兩包,雖沒到排隊的程度,但陸續有遊客來買,現場只賣這兩款,預定的還有海苔、花生煎餅
崇安街昔為總爺古街,是清代進出府城的重要通道,是台南保存完整的老街之一
鑄鐵公雞門鈴
茶飲店牆面,妙不可言
回飯店拆煎餅發現味噌比雞蛋口味好吃,老媽決定明天4人回購,步行11分鐘到氣象中心氣象展示場
有些互動裝置
強震儀,震動加速度可反映地層震動的程度
龍捲風,是積雨雲底向地面伸展的強烈空氣柱,上端接雲、下端接地或海
緊鄰原台南測候所,日治時期為了軍事、航運與民生建設需求,在台北、台中、台南、恆春、澎湖設置測候所,1898年建造18邊形同心圓建築
中央風力塔,白色高塔三層樓高,超過12公尺,禁止參觀,一至二樓是造型典雅的旋轉鐵梯,接合難度高,二樓以上是木梯,屋頂則是觀測平台
塔身直徑下大上小,一樓64公分、夾層約44公分、二樓以上40公分
二、三樓各有2個對外窗,弧拱造型,頂部有西式的拱心石裝飾
18面扇性屋瓦是日式的文化瓦,不同面交會處的裝飾鬼瓦
18面外牆有玄武岩腰帶,底部洗石子,手工木窗2mm厚玻璃以檜木壓條及小銅釘固定,窗台收編,每面牆間附壁柱,柱腳玄武岩基座,日治時期常用13溝面磚,以陶土燒製無釉面磚
內部分為8廳,值班室(現為簡介室)、地震室(展示強震儀)、通信室(展示無線電接受器)、所長室、預報室;觀測作業室、服務台
司法博物館,1912年建造,原台南地方法院,9:00~17:00週一休館,但馬薩屋體驗走道(貓道)受限於場次,此回無緣造訪
西側出入口因防疫而關閉,瘦細型高塔
東側為主要進出口
圓頂是西方歷史建築中創造天際線的主要方式,圓頂有牛眼窗有助通風
入口門廳及圓頂大廳,日治時期的幾何圖案彩色拼花地磚
圓頂大廳12根圓柱,基座上3根圓柱一組,柱頭為複合式柱飾
上段柱身24道凹槽,下段為華麗的勳章裝飾,花卉草葉裝飾,
上方牆面也有勳章飾
上方有牛腿飾
圓頂,光線經由藻井鏤空窗格透入
藻井窗格有細緻線腳收編,中央以葉型泥塑圍繞
弧三角與蓋盤連接,火把造型裝飾,周圍以葉型泥塑圍繞
日治時期建築特色,門廊後會連結華麗的門廳,作為建築與外界接觸的主要空間
門廳連結次要空間
中央走廊有四座採光井,採光井設計呈梯形狀,很聰明的設計,透過玻璃反射可增加照明,工作人員關燈讓我看差別
梯狀設計可增加地面照明面積
複製的天塔,地面鏡子反射高塔
計錢器,出納室的司法設備
現場有紙張,握把下壓2~3秒可壓出清晰的鋼印
庫房是法院存放重要物件的地方,鐵門重達百公斤,牆壁厚度也是一般牆壁的三倍
木架用來存放名刑事案件的審判卷宗和司法行政文書,保險箱用來存放提存金與貴重物品,日治時期應為存放槍械、贓物證物處所
防火通風的鐵製氣窗而且有窗鎖,下方有鐵製方形的排氣孔
原始建築模型
典雅的側邊走廊,圓拱窗,屋頂天花也有裝飾
法庭的入口,當事人止步
94年整修時發現殘留的古井,清代文獻提到是「郡中第一泉」,後方有珍貴老榕樹
紅磚建築
防空洞
拘留室
美術館二館,玻璃建築
司法博物館旁的福記肉圓,一份2個42元,大骨湯自取
台南孔廟,1665年建造
台灣第一座孔廟
明倫堂
孔廟裝飾
美術館1館,元台南市警察局,這裡是林志玲婚宴處
泮宮石坊,原是孔廟對外的出入口,乾隆年間設置精美牌坊
台灣文學館
對面是消防博物館,台南首座消防觀望塔
冰鄉的芒果冰很有名,雖然這時候已非芒果產季,但排隊的人仍然很多
大家都累了回到飯店後,我獨自一人步行去蝸牛巷拍裝置藝術,經過全美戲院的停車場,很多復古電影海報
蝸牛巷很多出入口,我從統台巷進入
寧靜的民宅小巷
角落裝置藝術
民宅牆外蝸牛造景
民生路一段157巷入口
蝸牛蛋糕
老屋
轉角處裝置藝術
民宅巧思
有一小廣場
指標
颱風影響突然下起磅礡大雨,先回飯店帶家人去鷲嶺食肆(鶯料理)喝茶賞景,營業時間10:00~21:00週一休
吊燈為傳統藤編工藝,櫃檯是羽紋造型裝飾
後門還有另一個庭院
2樓包廂,斜樑屋架紅銅裝飾,室內樓板為鋼構大樑,柳安木架高木地板
鳥型語彙
圓形坐墊,使用後的餐具放在這個平台上,服務人員會上來收取
俯瞰日式庭園
到1樓點餐後,服務人員會端上2樓包廂,蘋婆米糕70元
鷲農珍珠焦糖撞奶100元、特製甜湯雪泥每杯100元,特製甜湯雪泥這款好看也好吃
很特別的冰品
天黑,還是黃昏剛點燈拍照最美
赤崁樓,成人票50元、學生票25元、老人憑證免費8:30~21:30,前方正在挖古蹟
入口旁的仿製「御製平定台灣告成熱河文廟碑」
赤崁樓,1653年建造,赤崁夕照是台陽八景之一
假山拱橋流水
赤崁樓建築全景,1966年拆除木造結構改為鋼筋混凝土
要登窄長石階上平台,古蹟較昏暗,行動不便或老人上下階梯較危險
赤崁樓
竹節窗
木梯
如意窗
2樓海神廟
瓶門寓意出入平安
瓶門上方有白兔蕉葉泥塑裝飾,爬文才知別有用意,蕉葉屬木象徵東方,白兔代表月亮象徵玉兔東昇、吉祥如意
半月狀水井
文昌閣
1樓的案台
花形窗
2樓
魁星祈福榜
圓門
荷蘭人建造普羅民遮城,在東北、西南各一座稜堡,摧毀後僅存東北的普城稜堡遺跡
蓬壺書院遺址,1886年台灣知縣為振興文教,將引心書院遷移至此重修改名,日據時期震災後僅遺留書院門廳
書院學規,現今學校已經缺少5和6學規
石馬,國家有功的文臣武將在死後的墳前墓道設置一對石羊、石虎和石馬,石象生以示尊崇,此石馬原置於國姓爺的墓道,另一匹在永康州仔尾天后宮後方
立雙面兩文碑,清光緒19年(1893年)府城進士捐大士殿石碑,正面是捐題修理建醮戶名、背面是赤嵌樓修復記
荷蘭建築的原始入口,1653年荷蘭人建造普羅民遮城,1944年拆除大士殿後而露出原始建築的入口,清乾隆漢滿文御碑
原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