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民防坑道位於金城鎮的市區是金門新五景之一,登記櫃台位於金城車站的二樓,櫃台報到後由專人解說後帶領入坑,坑道路線為單向不可脫隊、折返或停留,除觀光公車及最後一場不限人次外,其餘場次體驗上限為 50人。因為須隨隊行軍,坑道兩側牆面有高壓電勿碰觸,部分路段狹窄黑暗,有心臟病、高血壓、幽閉恐懼、老人家或小朋友都不適合參加,須注意參訪入口在金城車站二樓,但參訪出口在金門高中外,出入口距離步行需 15~20分鐘。
全長 2122公尺單向步行 30分鐘,第一個體驗區在進入坑道的 400~500公尺處,有 100公尺的黑暗體驗區模擬戰爭;第二個體驗區在進入坑道的 900~1000公尺處伸手不見五指,害怕的人可以開手電筒。坑道牆壁內有水管,有時在右邊有時在左邊,水管內是坑道的照明、廣播、通訊、抽風、抽水設備管線的高壓電不可觸摸,兩段體驗區的管線都在右側,黑暗中可以扶靠左側的牆前進。
( 點選連結直接閱讀 )
金門第一個建造的民防坑道是 瓊林坑道,第二個建造的是金門政經中心及人口密集處的金城民防坑道
金城車站樓梯到二樓入口
二樓入口處的一呼百應互動設施,沒說明不會操作
金門可愛的水瀨也來從軍
1946年成立台灣省防空指揮部 1973年併入內政部警政署民防組,金門民眾不必服兵役但成立民防組織在戰時編組支援作戰:16~35歲青壯年是機動隊,以下年齡是幼獅隊,以上至 55歲男子及 30歲以下未婚女子是守備隊,45歲以下已婚女子是勤務隊,11歲以下或 56歲以上是疏散隊,金門民眾被強制執行戰地政務卻沒有得到職業軍人的待遇,非常辛苦
1968年開挖以戰役、戰備、防衛目的的坑道,總長 2559.2公尺,主體高 2公尺、主坑道寬 1.2公尺支坑道寬 0.8公尺,坑道中建造 25個待避所作為防衛戰備及聯繫避難,並連結多座兩用碉堡作為躲避及防衛,多處出入口通往金城車站、金門縣政府地下室、國民黨金門黨部、金門高中
臨時參加的遊客須先到櫃台登記,每梯次人數為 2人以上 50人以下,不含帶隊人員及未成年人,坑道內禁吸菸飲食
先聽 10分鐘的解說員免費導覽後才帶領入坑,1972年建造長 2122公尺,作為地下通道不是用來躲藏的防空洞
藍、綠色線經過馬路巷弄中人口密集度較高的金盛大戲院、育樂中心、金門大戲院、高中、幼兒園及育幼院、金融機構農會郵局等,不會經過百姓的家
坑道最矮處 170公分,身高超過 180公分的人可戴安全帽
下階梯到地下坑道,導覽員開鐵門後進入坑道
坑道牆壁的水管內是坑道的照明、廣播、通訊、抽風、抽水設備的管線
待避所儲放戰備物資
進入坑道後 400~500公尺處的體驗區,100公尺長坑道中有模擬戰爭砲彈音效
兩段體驗區的管線都在右側不可觸摸
怕暗的人可開手電筒或摸管線對側的牆面行走
這一段坑道高度約 170公分
怕遊客害怕而標示終點距離,支坑道沒有標示往哪裡,全段只會標示土地銀行、金門縣政府、金門高中
這一段的坑道較窄
坑道中的待避所
第二個體驗區在進入坑道的 900~1000公尺處伸手不見五指,害怕的人可以開手電筒
使用後的安全帽可放入箱中,出口有洗手間
金門高中外的坑道出口,旁邊有 K-Bike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民生路 7號二樓
時間:9:00~22:00 除夕休
電話:( 08 ) 232-1547
梯次:9:20、10:20、11:20、13:30 ( 台灣好行 )、14:30、15:30、16:30、17:30、19:00、20:00、21:00 ( 人數不限 )
交通方式:
- 金門公車:搭 2、3、5~12、15、紅1、藍1號到「金城」站步行 1分鐘
- 台灣好行:水頭翟山線、古寧頭戰場線、週日行駛的尋城趣文化小旅行線到「金城」站步行 1分鐘
- K-Bike:「金城車站」站步行 2分鐘 ( 北門天主堂旁 )
延伸閱讀
【金門景點】金門長灘島美景 村落民防結合軍營的代表坑道,小心岸石上的防禦工事,白象環繞的象德宮與銃樓 -- 成功坑道與成功沙灘
【金門景點】金門唯一有砲操表演的坑道 花崗片麻岩坑道看戰爭遺留的榴炮,近距離看榴彈及底火筒 -- 獅山砲陣地